《中国金融转型期社会资金格局的变迁分析》——金融转型期中国区域间资本配置失衡
日期:2015-06-08 来源:
编者语:
《中国金融转型期社会资金格局的变迁分析》一书从资金流动的变迁格局考察金融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中国未来资金格局的变化需要从国民经济结构、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来把握,中国金融机构应正确分析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包括金融资产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配置能力与整合能力,促进中国金融的转型。该书由巴曙松教授、孙隆新女士、刘孝红博士等编著,于2010年1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发行。下文系该书部分内容摘编,敬请阅读。
文/巴曙松、孙隆新、刘孝红等
一.金融转型期中国区域间资本配置失衡的表现
在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金融政策供给的不断变迁,金融资源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控制逐步向市场配置过渡。在分税制改革后的“财政准联邦”的格局下,地方政府更是通过制度竞争,加剧了资金跨区配置的竞争,导致了社会资金各地区间分配的差异性扩大。
具体来说,中国区域间资本配置失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间接融资体系下银行资金的区域失衡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资金主要集中于国家财政,“强财政,弱金融”的资金格局导致了资金行政配置,而“公平优先”的区域发展战略仍未打破,直接表现为区域间资金配置的片面均等化。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展开,“强金融、弱财政”的格局逐步形成,“效率优先”的区域发展战略直接赋予了东部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制度优势。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由“聚财于国”逐渐过渡为“分财于民”。在此期间,资本市场发展缓慢,银行体系在整个金融结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控制着社会中绝大部分金融资源。由于在发展经济方面的制度优势,东部地区在争夺金融资源方面取得先发优势,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有商业银行采取总分行制的管理体制,在经营市场化方向的指导下,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络在客观上形成了吸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到东部发达地区的虹吸管道。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由于东部与中西部区域间存在明显的风险和收益的梯度差距,西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采取总分行制。在经营市场化方向的指导下,总行统一调度其各分支机构的资金以求全行资金效益最大化。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贷款收益比欠发达地区高,而贷款风险则一般较欠发达地区低,因而各银行总行必然倾向于从贷款收益较低的欠发达地区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发达地区,从而形成以国有银行为渠道“虹吸”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金投向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局面。
2)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化改革,撤并网点,导致了金融机构在地域空间上的重新布局,打破了改革前金融成长行政化均等的区域格局。
随着中国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推进和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加,许多国有银行撤并了大量的基层金融机构,回收了基层的信贷权力,这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地区区域间的金融差异,客观上导致了金融机构在地域空间上的重新布局,打破了改革前金融成长行政化均等的区域格局。
3)东部发达地区在设立地方金融机构获取社会资金方面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金融成长的能力和水平。
在银行进行垂直管理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利益表现出了扩张本地区金融组织规模的冲动。出于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考虑,城市商业银行在组建之时中央就规定了地方政府的控股地位。而基于经济实力和金融控制力的差异,通过设立地方性金融机构,东部发达省区控制的金融机构数量和金融资源规模得到了空前强化。而基于经济落后对金融资源的内生需求不强烈的中西部地区则明显处于劣势。各地区在市场化程度上的差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间金融活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的重新调整,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间的大规模流动。在新的不平衡金融运行格局下,东部与中西部金融成长的能力和水平迥然不同,并呈现出差距日益扩大的态势。
4)在市场规则的指导下,新兴金融机构大都设立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布局更加不平衡。
新兴商业银行和其他商业性非银行机构分支机构的配置更多地遵循市场规则,进一步造成了资金要素的东移。一些新成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的分支机构是按经济发达程度和市场化要求而设置的,即机构发展主要向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和中心城市倾斜;另外,有些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从开始就是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设置和运营的;同时,驻华外资金融机构也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较高的东部一级城市。最后,东部地区还成立了农村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信用需求,中西部地区金融组织的不健全和贫瘠进一步造成了资金要素的东移。
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东部地区无论在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密度,还是在获取社会资金(包括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的总量方面,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2、直接融资体系下股市资金的区域失衡
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和证券发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商业信用逐步成长,直接融资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东部地区凭借其经济优势,获得了更多的股权和债权的直接融资资源,从而在直接融资方面大大领先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1997年至2001年,中央政府对股市的筹资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重点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结构调整项目”,股票发行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筹集资金要保证重点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历史原因,中西部地区分布了大量的国有重点企业。因此,这段时间,东、中、西部地区在上市资源分配上的差距较小。
但2002年以来,随着民营中小企业上市步伐的加快以及东部企业境外融资增多,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在资本市场上的区域差异又出现了分化的趋势。由于东部的中小企业的比例远大于西部地区,随着中小企业更多地借助资本市场,东部与中西部的直接筹资差距将会进一步放大。
3、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失衡
外商直接投资也是资金流动的直接表现,只是这种资金流动是增量上的流动,而不是既定存量下的区域资金流动。我国外资在全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向东部地区倾斜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的外资比例很少。
二.金融转型期区域间资本配置失衡的原因分析
在中国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金融资源的不均衡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不均等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体制转型期,区域间资本配置失衡量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市场化改进中对商业利益的追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区域极”的发展经济的方式,先后实施了“沿海地区先行一步发展”和“三个地带梯度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率先开放的沿海城市和东部地区依靠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率先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世纪末,西部地区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东北地区逐渐沦为两大“增长滞后的区域”。由于金融资源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呈现循环关系的:东部地区坚实的经济基础、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吸引资本流向本地区,而充足的金融资源又进一步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增长,由此形成金融资源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而中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使得资本在该地区的投资收益率低下,资本流向发达的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所面临的资本短缺的困境,又进一步制约了其经济的增长。因此,在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无论是国有银行网点的重新布局还是贷款资金在区域间的配置,以及新兴金融机构的设立,从根本上说,都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商业利润的追逐在起决定作用,从而导致资金和金融机构集中到收益率高的东部地区,形成东部地区金融资源和地区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并使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的拉大。因此,在市场化改进中,对商业利益的追逐是导致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首要原因。
2、体制转型期金融制度供给的均一性
从理论上讲,以“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引起的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金融制度供给的差异性进行矫正。然而,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较多强调的是一元化的金融政策,较少考虑根据区域发展差异因地制宜地调整金融调控的力度和方式,而是以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前提,强调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性。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这种金融政策实质上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不利的。
一方面,是全国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从理论上说,中央银行扩大(缩小)准备金率,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可以使存款货币银行的可贷资金减少(增加)。由于西部地区的货币信用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因而其存款与现金的比率较高。再加上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资金回流(资金漏出),这使西部地区的货币乘数低于东部地区,从而使西部地区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远远小于东部地区。
另一方面,是利率双轨制的存在。从理论上说,如果资本市场不健全或存在严格的利率管制,同时在同业拆借市场和隐性资金市场上又存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就容易形成利率“双轨制”。从我国的情况看,由于东部地区实际利率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而西部地区则严格执行统一的官方利率,导致实际利率长期处于低利率或负利率状态之中,使从西部各商业银行基层行不愿将本来数量不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本地贷款。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角度,发放贷款首先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和企业的偿还能力以及自身经营指标的执行情况,这使西部地区经济效益差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更难以争取到贷款,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幅度减慢,地区拆出资金大于拆入资金,加剧了资金的区域不平衡分布。
巴曙松考察了1988—1994年的地区银行存贷情况,认为融资的多元化、货币资金的跨区域流动等因素内在要求改变宏观调控政策的一统模式,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促进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
3、政策性金融的供给不足
发达市场经济体的历史证明,采用“区域极”的发展战略,在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后,必然导致一部分地区发展较快,金融资源集聚,而另一部分地区发展缓慢。而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介入市场的途径,依靠政府的力量对不发达地区提供金融支持,从而缓解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目前的三大政策性银行,主要是特定时期,为承担特定历史任务而设立的。其中进出口银行主要从事机电产品以及成套设备出口信贷,农发行主要是粮棉收购提供信贷,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领域主要在电力、公路、铁路、石油化工、城建及邮电通讯行业等六大信贷领域。从这些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定位来看,较少考虑到为区域均衡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资金不足也是制约中国政策性银行介入中西部地区金融支持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中国政策性银行不够清晰的业务定位,以及自身规模小,资金渠道有限,导致了其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难以充分履行缓解地区间金融资源差距的重任。(完)
(本文节选自《中国金融转型期社会资金格局的变迁分析》,该书已于2010年1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