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铿: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必须先厘清的几个问题
日期:2021-08-19 来源:经济与时评
浏览7月23号某个主题为“国内外货币政策走势及影响”的研讨会发言。有三位金融专家的核心观点是货币政策要“赶快积极”——降息。
降息的理由说的似乎很充分:“我们现在所有债务大概260万亿左右。260万亿一个点的利率相当于对债务人减少债务利息负担2.6万亿。我认为这对企业、居民、政府影响还是很大的,减少债务利息负担支出还是挺有用的”。
果真是这样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直接核减债务岂不是更直接、更好?干脆来一个“财政降税,银行减债”岂不妙哉?
我们知道,加息或降息,调节的对象主要是社会资本,而不是债务。通常,当经济过热,有通胀趋势时加息,吸引资金回流银行;当经济过冷,出现通缩时降息,让资金从银行流向社会,促进直接融资。但是,中国有些特殊——社融不灵敏。这正是我想讲的,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之一。
我认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经常会碰到误区,至少应该厘清以下问题:
1、房地产业的两重性质。
如果房子用来住,房地产业就是实体经济;如果房子用来炒,房地产业就是金融化的虚拟经济。如果发展不适当,房地产业就会像巴西、泰国、日本那样,变成祸国殃民的产业。
现在,我们的房地产业绑架了银行、地方财政和百姓就业。所以经常有人有意无意地制造“房地产死,银行就会先死”、“地方政府就会财政困难”、“百姓就会大批失业”等论调,以要挟政府。使得决策者左右为难。
谁也不说,或者不愿意明着说,房地产泡沫一定会破,会引爆金融危机。谁也不分析房地产带动的产业链上的产业,都是高污染、高能耗能产业,会阻碍实现“碳达标”、“碳中和”目标。所以,使得一般百姓对房地产没有正确认识,乃至要郭主席重磅发声:赌房价只涨不跌会付出代价!
2、“三架马车”论不科学。
不知何时,也不知何人,提出了“消费、出口和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而且,通常把“投资”当作主力。一旦经济下行,就拼命扩大投资。其实,投资自身是被消费和出口拉动的。故投资实际上是坐在车上的马,而不是拉车的马。
大家知道,投资分政府投资(搞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建设)和企业投资(用来扩大再生)。政府投资会增加GDP,但不会即时拉动经济增长。而企业投资规模是由需求规模决定的。所以,经济增长的动力只有消费和净出口两架马车。当经济下行时就增加投资,是本木倒置。它会使得车子越来越重,越来越拉不动。当前我国情况正是这样。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我们要特别理解“战略基点”所包含的悥义。
3、经济只能自己与自己比,与别国比较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一些经济学家总爱将中国的经济情况与别国比。其实各国有各国的具体情况,许多情况是不可以简单比较的。例如有人说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与我国广东省差不多。俄罗斯真的与广东省差不多吗?我们广东省能支持俄国的军费、科技、教育和俄罗斯国家机器运转吗?能让广东1.26亿人口过上俄国现在的1.5亿人口的生活吗?恐怕不行啊!不研究汇率被扭曲的真实性,简单换算美元做比较,是很有问题的。在我国快速追赶美国时,人民币兑美元也上涨了30%多,比较时考虑了吗?
4、中国股市不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几乎没关系。投资者入市(买股票)是投机,与股票代表的企业业绩没有关系,是由消息面决定的;融资者上市是来圈钱的,与他的企业好坏也没有多大关系,圈了钱再上市,再圈钱。整个股市充满了投机,充满了赌性,换手率极高。所以,股市的晴雨表作用失灵,利息率对金融市场的调节作用失灵,甚至导致整个货币政策失灵。货币政策只剩下一个作用,即印钞放货,放贷再转弯抹角入市。所以,按西方金融理论解释中国的货币机制,从来都没有解释正确过。
不厘清这些问题,要把中国的经济问题讨论透彻,把“国内外货币政策走势及影响”分析透彻,断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