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寿龙:改变宏观指数主导 关注微观经济健康
日期:2015-08-17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今天表示,当前中国追求经济增长仅关注宏观的指数增长,而非政府服务效果、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等经济微观层面的健康。
毛寿龙是在2011网易经济学家年会(NAEC)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毛寿龙指出政府职能核心重点一直以来都是放在发展,但人的安全和自由才应该是真正核心。
谈及政府政策制定时,毛寿龙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能否透明,利率能不能市场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政策问题,同时也是治理结构的问题。
从现实角度讲看政策,包括文件,如果只是从简单的角度看,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非常重要特点,很多文件包括政策建议是没有主语,不知道谁干这个事情,就自己琢磨这句话是为我说的,这句话可能是为他说的,原来是这么回事,可以看出每个岗位实际上权利依据是什么,它的约束条件是什么是很难,所以话里面很多官员讲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话语,比如说50年代看为了赶英超美,改革开放以后为了祖国腾飞,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工作努力发展经济,到08年我们奥运会,金牌数世界第一,以后达到赶英超美目标,我们现在GDP再过几十年要超过美国,其他国家已经超过了,慢慢实现基本实现我们在世界上要超越别人的理想。
所以这个理想和我们现有政策很多梦想,包括我们财政,预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你去看基本上看不到非常详细的东西,这些语言,政策方面语言特点,背后是意味着什么,实际上我们看很多东西值得反思,到经济结构很难调整也是一样,比如说我们最简单现在看,我们目前追求经济增长实际上就是宏观指数增长,经济政策手段是通过宏观政策货币手段,关注宏观健康不是经济微观健康,宏观指数到底健康不健康不知道,但是微观经济是不是健康我们不管,国有企业挣那么多钱,民营企业挣不到钱,那么多人工作那么辛苦,未来很多老年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不管未来老年人会不会有人养,不管微观始终是宏观,不仅是宏观经济政策问题,政府转变职能也是考察宏观数字,政府服务怎么样,每个人财产安排,生命安全怎么样,并没有列入政府考虑范围。现在刑事案件发生量是480万起以上,意味着在中国是很不安全,包括财产,生命,更谈不上自由,包括我们资产也是一样的。
当提出来要让老百姓享受财政性收入的时候,你会发现所有资产和财产都是政府的。你有存款,得不到正当的市场利息,但是到银行利息是非常低的,包括财政,财政直接到老百姓身上财政是很少,包括政治改革方面也是一样。财政收支平衡很难实现,包括运算透明约束很难,包括货币政策也一样,我们中国货币政策,到底是不是货币政策是不能够形成货币市场,利率能不能市场化,不仅是一个经济政策问题,可能是治理结构问题。
我们说中国未来到底会怎么样,追求宏观以后,到达一定地步,数量已经到了,包括奥运会金牌,金牌数世界第一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微观上国家是一个体育大国,身体跟外国人一比我们是很健康我们也怀疑,这个金牌数是不是值得追求的,我们任何一个政策出台,任何事情要做起来,也包括我们搞会展经济,增强人民健康,无处不在。背后要看到一个东西,前面讲的是一个数字,背后实际上都是一个结构性的东西,所谓结构性东西权利影响非常大。最白一句话只要领导支持好办事,是什么意思,我们能够集中全力把这个事情推动起来。
而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个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不仅是依靠权力,更多应该是依靠每个人的努力,一直想在我们国家能不能有一个没有权力的市场的发展,没有权力的社会的发展。也包括我们能不能形成一个没有权力的财政和货币的政策,而权力本身是受到很好的制约的,而且是在积极方面,对于人生,人的生命的安全和人生的自由,以及财产的安全和财产。我们一般讲财产安全好像这个钱不被人偷抢,财产按一个经营自由,收益权各方面利益即使得到暴利,是不是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
在我们国家来讲,政府职能核心重点一直是放在发展,实际上真正核心应该放在人的安全和自由,包括财产安全和自由,其他方面发展,微观的很多运作积极的发展,是个人的事情,实际上政府要全力推,推动胳臂别的地方就不健康了。一个国家为少数目标服务,不实现我们一直会奋斗,即使实现,我们会发现下一步做什么,不知道做什么,我们发展到底怎么样,所以我们过去说从50年代到现在60年了,基本上没有变化。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把自己当成目标,而是把国家发展或者去超过别人当成我们的目标。
很多名人对年轻人怎么说,说我太苦了,以后要好好享受,比我们更老的时候要好好享受,其他方面的东西并没有适应这个变化,不很好调整这个结构变化的话,我们的发展实际上会有偏向。为了适应人发展需要,这方面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再说一次,人变化了以后,这个变化也是到了要推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