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热点资讯

李克强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会见变成了“采访”

日期:2016-01-12       来源:

    既定的会见时长已满,但李克强总理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法学教授布林格的谈话意犹未尽。

    “见到你很高兴,但礼宾官把我的日程做了严格安排。这大概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点吧:我们的时间分割已经精确到分钟了。”李克强笑着说。

    总理之所以提到“互联网时代”,是因为布林格校长刚刚询问关于中国“互联网+”战略的问题。事实上,1月6日的这场外事会见,更像是一次气氛融洽的“采访”。布林格希望就自己关心、国际上也广为关注的一些问题听到中国总理的见解,李克强则耐心地一一作出解答。

    “我知道您日程非常繁忙,有很多重要的事务需要处理。非常感谢您回答我的问题,也随时欢迎您在任何方便的时候来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并发表演讲。”布林格最后说,“哥伦比亚大学愿意为增进西方对华了解、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作出努力。”

    中美教育合作:

    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需要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会面刚开始,布林格就向李克强总理表示,哥伦比亚大学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他随即提出第一个问题:“您认为在中国应对全球挑战、解决国际事务过程中,哥伦比亚大学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李克强说,上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曾经培养了一批著名的中国学者,如今,双方又有了更多合作机会,在更多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实施人才培养项目。

    “中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要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更多依靠人力资源。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这都需要更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总理说,“中方愿同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各国高校、学术、研究等机构加强联系与合作,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培养更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更好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经济发展:

    最大挑战是

    “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国情

    布林格的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在打造全球视野、实现转型发展方面,您认为中国需要应对的最核心挑战是什么?”

    李克强答道: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一个“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国情。

    他进一步阐释说,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进步,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担负着相应的国际责任,这使我们面临的挑战与发达国家“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这在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中都没有先例。我们找不到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李克强强调,“我们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维护持久和平。”

    “互联网+”战略:

    让中国各行各业

    运用互联网汲取全人类的智慧

    布林格的第三个问题,是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的“互联网+”。这个由李克强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词,刚刚当选中国2015年的“年度词”,在美国《华尔街日报》盘点的“中国2015年五大热词”中,同样排名第一。

    “我非常想了解您本人对中国‘互联网+’战略的看法。”布林格说,“我知道您说过,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是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在您看来,互联网究竟能如何促进和推动中国发展?”

    李克强说,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

    “互联网已经进入各国,也进入中国数以亿计的普通家庭,进入到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总理说,“我们提出‘互联网+’战略,就是要让中国的各行各业,充分运用互联网汲取全人类的智慧。中国有一句老话叫‘集众智方能成大事’。如果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便会聚集起亿万人的智慧,进而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巨大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