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泾源: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开放创新
日期:2016-01-27 来源:
北京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区域发展开始的。
第一个,区域开放与经济增长。大家知道我们改革首先开放沿海,接着是西部大开发,再就是振兴东北,东北崛起。再就是京津冀的一体化的问题,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经济逐步增长。所以在国家战略和主体公共区战略。
发展到今天,国内进一步扩大开放,自由贸易区建设目前有四个,上海、天津、福建、广东。国外开展双边和多边自贸区谈判,谈判成功的国家和即将进行的有这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由过去的欠发达国家成为上层收入国家。在2014年某一个时期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
第二个,经济变局与区域效应,这是当前关注的问题。进一步新常态,经济换挡之后称之为新常态,新常态换挡已经讲过,在经济换挡赶超型国家经济常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是换挡期,赶超型国家有这种经济,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是这样的。从历史经验来看,人们认为,经济增长保持8.3%的增长速度,我们更高一些,我们是10%。在一万美元和两万美元,我们是4.5%以上的速度,两万美元是2%,我们大概人均GDP八千美元左右,去年是74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从八千美元向一万美金迈步,我们GDP在8.3和4.5上,找到客观的技术、体制的依据。2015年刚刚公布的数据,我们经济增长6.9%,是2009年以来最低点。在我们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在8.3和4.5之间是可取的,这六点多是不错的速度,2016年是一个经济继续探底的过程。
我们刚才讲的6.9的速度是全国平均增长的速度,各地区的增速有很大的变化,经济增速在地区之间已经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个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排十位的,只有两个东部省市,其它八个都是中西部地区,从这个来说,经济增长动力已经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而且刚才讲的经济转型增速换挡。经济换挡已经解决,城乡差距在缩小,区域发展大体平衡,民族发展体系已经基本完善。每个问题可能都是毛病,但是如果从正面看,我们经济发展更困难。东部沿海高速增长已经到发展一定瓶颈的时候,我们中部和西部没有发展起来,基本的衣食住行到高端的消费品都是需要发展的。从这个来说,地区发展已经是我们发展潜力所在。
刚才讲的经济增长发展的变化反映这种产业、这种需求,市场关系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差别比较大,但是已经有九个省市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大家知道,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且能够从中等收入国家步入到高收入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有人说只有10%左右,后来说成功的只有少数。我们作为大国能不能成为成功的少数,对我们来说是严峻的挑战。正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在一些省市或者地区,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在诸多困难的时候,我们有些省市跨过这些瓶颈,从中等收入步入到高等收入,到目前为止九个省市已经超过了一万美元,或者说进入高收入群。
但是地区差别是很大的,大概四倍左右的差别,最发达的省和最落后的省四倍的差距。我们来看,有一些省市已经基本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这包括九个省市,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经济换挡,或者经济转型已经基本实现,增速也下来了。第二个,初步呈现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省市,比如说我们东北部分省市,中西部部分能源型省市,现在国际市场的经济发展变化,国际市场造成产品实质的变化,最主要经济下行的压力,给能源造成压力,这是第二个。第三类,处在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跃迁的过程中。既包括东北省份,山东,也包括中部也包括西部,重庆、四川、河北、湖南、湖北,人均GDP六千到八千美元,向高收入迈进。第一类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第二类跳入中等陷阱,第三类跃迁过程之间。
在另外一个方面,在这个阶段,为什么会出现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地区之间在发展上会遇到这样的陷阱,市场供给或者要素供给的关系,市场供给的关系,这是密切相关的。首先,我们看看市场供给的拐点,可以从经济效益反映出来,第一个,传统供给需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传统的供给变化所谓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供给出现了拐点,这是我们国内的情况,劳动力人口从15岁到65岁的劳动人口变了。最典型或者直观的农民工,外地打工的数量和本地农民工的数量都是下降的。省级之间劳工成本上升的成本增长很快。
传统供给第二个方面,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我们现在可供开放的土地资源,商业用地是23%左右,这23%左右主要中西部,所以这个供给注定了我们产业,尤其传统产业在东部没有太大的空间,正在向中西部,尤其西部转。
第三个,环境的压力,大家在北京非常清楚,在全国范围内找b不到一片包括海南岛有好天气的日子,环境的压力,也是我们供给的拐点。
我们再看传统的需求,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首先是投资需求呈下降趋势,投资需求不管是房地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下降,包括民营投资增长4.1%。传统需求二个拐点,消费需求下降,这是从本世纪以来,从2007年以来下行的态势,2015年增长10.7%,过去将近20%的增长下降了一半。第三个,长周期拐点,大家都知道,衣食住行这是最基本的需要。但是到住房需求发生拐点,这就意味着我们传统需求或者说我们过去通常说的衣食住行需求出现了真正的拐点。我们讲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非常理想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发展的成就,也是传统需求的边际点,房地产三个阶段,第一个爆发阶段,第二个平行运行阶段,第三个平均利润阶段。这是正面的说全面小康的实现。
第四个,外需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市场的拓展走向关键社会,我们一直在增长,外贸的增长也是有它的规律可寻的。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外贸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15年外贸进出口下降7%,哭泣曲线显现出来。第一个,资源环境压力大,第二个,成本上升,第三,赋税增加,劳动力成本增加,产业外溢,这是称之为哭泣曲线,我们在传统需求第三个方面,出现了哭泣曲线。这是讲的传统供应和需求。
讲到这里我们民营经济传统产业,是不是我们没有发展的空间和前景,不是这样的。从长远发展经验来看,只是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我们依赖的衣食住行,创新是需要资源的,也是需要要素供给和要素需求有新的要素供给出现。我们看看新供给和新需求,第一个,人力资源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大家知道,这是从2001年到2015年,我们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变化,2010年只有114万到今年749万,往届的毕业生加在一起,2011年新增就业1100万,存在在城镇人口就业,70%到80%是高校毕业生,我们创造的机会和提供的产业,能够开拓的发展空间只能适应这个劳动阶层或者是人力资源这样的技术的需要才是合适的。继续搞补偿贸易或者简单的劳动型密集产业,找劳工都是需求的,大学生毕业比农民工就业困难,适应新的阶层没有,政府提出创业创新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人的供给发生变化,不得已,必须的。相关的改革制度供给没有解决。李克强总理提出高端服务业以及先进制造业,政府的管制,市场的约束,乃至各个方面的,相当之多,改变供给条件,我们才能创造需求。同样我们国人出国以后小到马桶盖大到高端奢侈品,每年我们旅游收入赤字一千亿美元,放在国内换成人民币六七千亿人民币的需求。
第五个,技术产业发展的进化阶段,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问题,叫工业4.0或者工业互联网时代到来了。国内提出的应对对策,智能制造2025,制造业强国的概念。
供给条件发生变化,对需求产生了影响。就讲现在受到政府管制和体制约束的,第一个新需求,也就是说教育,我们在教育方面采取一些先进措施,所谓基础教育普及化的问题,高等教育继续改革的问题,但是这是传统教育。现在新教育是在线教育市场,每年是一千亿人民币,规模产业呈30%的速度在增长,包括文化产业基金到文化产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日益上升,生物医药健康是新兴产业,也是人们迫切需求的产业。体育产业方面,我们建了这么多的体制,甚至体育彩票的形式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发展的空间很大。人们预测,到2030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5%以上。作为民营企业家,在体育中有发展的空间。
讲了这么多,在宏观方面有什么样的政策。首先开放要与区域政策结合起来,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几个方面,第一个,改造传统产业,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并不意味着我们在传统产业就可以锁定。我们以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有质的发展,农业加信息化,工业4.0的方向,服务业互联网+,跟不同的产业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是互联网+,有的+互联网,根据不同的产业阶段,由过去的财政模式到智能手机模式。在新兴产业与投资体制创新的众筹模式出现,实际上是我们资本市场过度严格,实际上来进行投资是现代经济投资的形势。在我们中国经济体当中,我们资产股权化,股权市场化的理念还不到30%。我过宏观经济形势,从2008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翻了一番,产生了去年的股市泡沫,加上管理层。在这个时候加杠杆,加配资,在这个时候进行炒作闹成股灾。在这种情况下出台了不是在资本一级市场,不是在股权化、市场化下工夫,反倒是主板市场搞精益求精,结果美国建立融贷机制几十年才一次,我们现在就用熔断机制。为什么?我们传统产业焦躁,尤其是经济不善,效率不好,国有企业占用更大的资源。再加上利率汇率经济下行诸多的压力,不乐观。从制度层面来看,我们股市是有涨停板,在这种情况下。从技术层面来看,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5%的下降率和7%的下降率,中间有两个百分点,这两个百分点基本上是一个投机市场,也有20个百分点出现,涨停或者跌停的形势出现。再加上有15个人的区隔,把外国的资本市场拉过来。股市状态有没有解决,我们把资产股权化、股权市场化把中小企业乃至市场形态进行推向资本市场,中国的货币供应保持在理性区间,尤其后面的市盈率决定股票的价值。这是从场外市场、区域市场开始,但是还是在主板市场开始。在这种情况下,一讲到资产证券化相关监管方面又开始搬国外的东西,从理论到实践,资产证券化由其它因素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乃至监管抛底,这是从西方已经完成,实体经济证券化已经完成,人们的金融创新主要在衍生品出现,理论形态或者理论表达,简单的搬到我们国内来。资产证券化从新的资产开始,不仅仅能够资产证券化。第二个,保业资产、基金资产,首先把自己的资产证券化,而不是实体经济证券化,不是用调整经济结构,不是用M3稀释M2,在衍生品市场进行新一轮证券化,我们金融版本扩大,目前三分之一左右,将来会更好。讲到金融市场创新,我们在社会各阶推进股权化、资产化,对整个国民经济和整个市场经济很重要。
第六个,改革股市化。我们在技术和管理进行创新。开放管制创新,首先是资源的产业开放式创新,大家知道产油方面是一家独大还是两家独大,还是在区域范围内。占经济很大比重,但是对经济有很大制约,西部一个省份一家油田在那里,有可能油气资源被占起来,有可能十年、20年开发不了,这时候上游产业、资源型产业应该是开放准入,公平竞争,甚至向国际社会招标,把产业链条进行纵向分拆。只有这样把资源型产业通过政府管制和市场的作用来开放管制产业。同时现在的企业类型对区域的发展,首先在当地只有25%的扭转增值税,资源水平很低了。
第七个,地区开放产业就是金融,过去讲的例子,我们天天讲技术优化,从第三产业变成第二产业,服务业已经超过制造业,这是发展的成就。但是矛盾和问题也在其中,为什么?这是2003年的服务业开始超过制造业,但是正是这一点,除了能源原材料和金融板块以外,其它所有的二三产业11个门类加在一起,所创造的GDP还不如金融行业创造的GDP,就说明社会财富集中某一个领域当中,对国民收入影响也是深刻的。
第八个,所谓网络性开发,网络开放最大的问题。在一个区域更大范围内,各个区域网络进行增减。但是即使在网络一体化的情况下,同样股权多元化来解决社会资本参与的问题。我举个例子,在新疆一个地方,电网若干家,还有国网,还有自治区网的,已经被招安了。还有东僵油田还有新疆建设兵团的,重复建设,在这个区域内没有必要,通过网络进行补贴,按股份集中起来。网络本身有一个规模经济的问题,2020年,铁路网规划图,这又是一个规划,没钱,政府一年投资多少,从四千亿到八千亿花了五年时间。第二,在经济下行情况下强行刺激提高到八千亿。关键是什么情况下就是体制制约,模式不一定是可取的,贷款、修路都可以采取,很长时间内我们制约了发达国家的问题。我们从满清时期开始一直到现在,体制制约,管网、线网出现这个问题。
第九个,弥补区域短板,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短板。
第十个,强化区域协调。这是我们所谓的适应一带一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战略推行的中欧铁路,为什么不能把它协调下来,把中欧铁路作为统一的对外窗口,谈判的决策,而且国内若干线纷纷的在招揽客户,为什么不能协调起来。第二个,宏观一体化,国务院刚刚出了宏观一体化的文件,我们改革开放是国内的市场一体化的问题。江苏的产品不能在新疆出现,反过来一样,新疆的产品在东南沿海出关海关不认。全国就一个关,中国海关是普天之下,不是哪个省,哪个区的关。
第十一个,调整发展政策,第一,我们从非均衡发展战略到欠发达地区开发政策,第二,从均衡发展政策到精准扶持政策,第三,从调整价格关系,分享资源收益,以及实施税收优惠,比如西部15%的所得税的优惠,调整产业布局进行转型,区域定位要优化,适合什么要发展什么,东部开发过渡,城市面积达到一定比例,有的城市开放的程度55%,远远超出了环境的要求,而西部地区没有开发。如果按照现有办理管理的话会有马太效应。过去是农地,是农业管制,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不平等。同时从区域协调政策到经略全球战略,国内的战略不统一,怎么向国外统一。
第十二个,我们着眼全球战略,我们是一个大国。1、我们是一个贸易大国的地位确立,生态环境容量约束,产业竞争能力提升,国际贸易条件改变,不能引进低端的产业,劳动力供给不足。2、我们从过去资本稀缺阶段到资本净输出国,2014年,我们对外的资本输出超过对内引入。我们不是本国产业,外资准入、股权比例、投资期限、利润外衣等方面的管制或限制政策。我们通过双边或者多边谈判,形成对等基础上的市场开放、国民待遇、资本以及收益自由流动的等方面的互惠政策。所以说现在在过去出口地区,或者出口的利益群体,对我们的涉外政权的压力、扭曲甚至绑架尽快做到。
第十三个,服务业对外开放,产业普遍落后,从制造业率先开放,不仅符合产业和市场环境要求,而且便于市场兼管风险可控。服务业开放监管相对比较困难,不仅涉及到生产型服务、升级服务甚至涉及到主流意识形态。在改革开放开始,我们一定要有新的监管模式,但是要有开放的心态,我们用自由贸易条件这样一个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只有弱势群体,弱势国家才能把国门封起来,开放是一个国家的自信。最后要加强风险识别应对能力及监管体系建设。